来源:华北热线 日期:2011-11-30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入了向城镇化、工业化快速转型的时期,但是农民仍然是目前社会的最大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1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在京举行“农民状况发展报告”调查成果发布会上,一项“青年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低于老年人”的调查结果,引起了众多媒体的普遍注意和兴趣。
据成果发布者介绍,这一结论是今年7~9月,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农民状况发展报告》课题组组织200余名师生在全国范围对“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后得出的。此次调研范围涵盖了31个省、270个村庄,共获取了4794户农户的问卷信息。
通过比较农民在村庄、乡镇、三级的政治参与情况,研究者发现,在村庄参与的横向比较方面,农民参加村委会投票率、参加村民会议率、村民在会议上提意见或建议的比例、对村务财务政务进行过监督的比例依次是78.6%、53.7%、30.1%、28.1%,农民参加村委会投票的比例最高。在对村、乡、三级参与的纵向比较方面,农民对大事和政策最感兴趣,对村庄的政治参与次之,对乡镇的政治参与情况最差。
然而,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是:青年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低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农民,甚至比老年人还要低,形成了反常的农村政治参与现象。调查显示: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农民参与投票率依次是57.3%、78.3%、80.1%、81.3%、78.9%,参加村民会议的比例依次是50.9%、53.1%、53.8%、55.1%、53.9%,在村民会议上提出过意见或建议的比例依次是22.4%、29.6%、30.7%、31.5%、29.1%,对村务、财务、政务进行过监督的比例依次是19.8%、26.2%、29.5%、29.9%、26.3%。30岁以下的农民参加投票、参加村民会议、提建议、对村务监督的比例均最低,与此相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着较高的政治参与度。
这一现象显然与当今世界年轻人政治参与意愿高于老年人的情况相悖。
参与主持这项课题的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邓大才分析说,农村青年人政治参与度低主要是由五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农民工流动导致参与比例低。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外出务工,高流动性导致低参与率。特别是有部分青年农民举家外出打工或者多年外出打工未回,有些虽然年年回乡,但是已经不种田,因此他们对村庄事务不感兴趣。
第二,社会地位低导致参与效能感低。通过对270个村庄村干部年龄的调查发现,村支书、村主任、村干部的平均年龄依次是49.4岁、48.5岁、44.9岁。绝大部分农民在45岁以后才成为村庄政治精英。青年农民处于农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底层,很难在村干部选举中胜出,缺乏政治参与动力。
第三,利益最大化导致参与热情低。对多数青年农民来说,家庭刚刚组建,生活积蓄少,家庭开销大,经济压力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政治参与对年轻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较小,因而其参与意愿相对偏低。
第四,传统政治文化导致参与意识淡薄。被动参与的传统政治伦理观对农村基层政治影响深远,大部分青年农民普遍缺乏民主权利意识,缺乏内源性动力。
第五,参与渠道缺失导致政治冷漠。调查发现,不知道怎样向政府反映意见者的比重高达49.5%。30岁以下的农民“不知道怎么反映”和认为“反映了也不会有回应”的比重高达73.3%。他们感到,除了村级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村务公开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表达利益的途径,这也导致了青年农民的政治冷漠。
调查还发现,农民的政治参与共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政治知晓途径单一、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政治参与能力不足、区域政治参与不平衡、低收入者参与度低、青年人政治参与度低、务工群体政治参与度低、女性政治参与度低。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