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热线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首页|设为主页

农信社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解决农户小额信贷的新思路

来源:华北热线   日期:2012-02-24


  冬日的冀北,气温已下降到零下十五六度了。呼吸着北方冰冷纯净的空气,记者来到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在棋盘山镇和新拨乡两家农信社的营业厅里,记者看到了熙熙攘攘排队的农民们。这是存款还是取款备年货?一问,原来是农民们在排队还贷款呢。

  耕耘与幸福的生活

  农户小额信贷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在围场,农信社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解题新思路。

  围场县联社97%以上的贷款余额是农户小额贷款,年均8万余笔,高立华和王秀芬夫妇就是这8万分之一。

  家在棋盘山镇棋盘山村的立华夫妇,有一个女儿在加油站工作,有一个16岁的儿子在围场县中学读书。两人2008年从农信社信誉贷款5万元,养了20只羊,加上粮食收入,扣除所有的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净得5万元。尝到甜头的立华2009年又从农信社信誉贷款1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当年净收入是13万元;2010年,夫妇养了170只羊,40头牛,养殖规模翻几番,只贷款9万元,因为他们手头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2011年末,夫妇买了10亩地,扩建羊舍、牛舍,还了当年的贷款,准备再贷20万元,要办规模化养殖场。“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高立华和王秀芬这对儿农民夫妇带着一儿一女,还有成群的牛和羊,经历着、体验着新时代新农民的幸福生活。

  新拨乡的胡萝卜农户蔡云峰也是信誉贷款受益户。2001年到2003年,每年信誉贷款10万元种胡萝;2004年、2005年,每年贷款20万元种胡萝卜;最高的时候是2006年贷了50万元种胡萝卜;2010年贷了30万元种胡萝卜,2011年则一分也没贷。蔡云峰对记者说:“用不着贷款了,我的余钱都存在信用社。”他对信用社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蔡云峰近几年在坝上承包了近500亩地种胡萝卜,他爽朗地告诉记者,一亩地的纯收入2000元出头。“哈哈,我现在是一个大地主了啊!”一年100万元的纯收入,种胡萝卜竟然能有如此收获,怪不得蔡云峰如此感慨。

  蔡云峰还有一个冷库,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家里的院子占地9亩,住房使用面积4000平米,主要是雇佣工人的宿舍,平时蔡云峰用工120人,忙时用工150人以上。这些工人都是当地农民,自己门口赚钱,不用再背井离乡跑城里打工了。

  也有种胡萝卜致富后“改行”的,农信社也支持。棋盘山镇的农户蔡永青,种胡萝卜有了点积累后,加上从农信社贷款3万元,在县城做服装生意,从石家庄和北京进货。2009年,他开了第二家店,农信社贷款给她40万元,支持他买了一个店面。2010年,他又从农信社贷款40万元,又买了一个店面。2009年,他的第一个服装店面积36平方米;2010年是36平方米+90平方米;2011年是126平方米+90平米。贷款呢,2011年,他只贷了20万元作为周转金,因为他也用不着带那么多款了。蔡永青对记者说:“全凭信用社支持呢,要不,你有这没那;你买了房子,你就没钱进货”。此时的蔡永青,已经不是有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原始意义的农民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