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网络 >

种下万亩林 为大地披绿(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来源:华北热线 时间:2023-06-23

  人物小传

  贾道尔吉,1961年生,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人。退休前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场(后更名为伊金霍洛旗国有林场霍洛分场)哈拉沙作业区护林员、队长,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护林员。

  贾道尔吉今年62岁了,从林场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来工作。贾道尔吉腿脚不好,老伴和两个女儿总劝他别走太多路,但他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待了大半辈子的林场,一有机会就回去看看,在作业区一走就是大半天。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位于毛乌素沙漠的东北端,但贾道尔吉曾工作的伊金霍洛旗国有林场霍洛分场哈拉沙作业区,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片的沙地柏、樟子松为大地披上了绿色,密密麻麻的沙柳和杨柴将沙土牢牢固定住,微风吹来,拂面的是清凉和舒爽。

  看着这片无比熟悉的土地,贾道尔吉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43年前刚到这里工作时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一直栽,不要停,把这片地都种上树,黄沙就不会再有了”

  1980年,19岁的贾道尔吉被分配到当时的霍洛林场工作。“当时住的是土坯房,窗户是纸糊的。一到春秋两季,晚上风声大得吓人,早上起来,屋里到处都是厚厚的尘土。”

  历史上的伊金霍洛旗是一块水草丰美的好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变迁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生态急剧恶化。上世纪70年代末,伊金霍洛旗开展了大规模治沙造林,刚参加工作的贾道尔吉便投身其中。

  “当时主要种沙柳。”每到植树季节,贾道尔吉和其他林场工人们早上天不亮就出门,肩上扛着100多斤重的树苗走一个小时到达栽种区域,一直干到天黑。“身上带着玉米饼和炒米,中午就找个背风的地方吃口饭,吃完接着干。”

  那时的林场没有大型机械,主要依靠人拉肩扛。“开始栽树,先用铁锹挖出湿土,再把沙柳苗插进去70厘米,然后用脚把土踩实。”这些动作,贾道尔吉每天要重复很多次。

  贾道尔吉是伊金霍洛旗人,“我们都吃过风沙的苦。严重的时候,一夜之间沙子堆得比房子都高,没法住了就只能搬家。”提到风沙之患,贾道尔吉记忆犹新,“栽树时我心里就在想,要一直栽,不要停,把这片地都种上树,黄沙就不会再有了。”

  然而,栽树是个运气活。彼时的霍洛林场,降水少,风沙大,沙丘的形状和位置一天一个样,沙柳的成活率普遍不高。“转过年来,把枯死的沙柳挖掉,重新栽上新的树苗。”春秋栽树,夏季管护,每年栽几百亩,这样的日子,贾道尔吉坚持了十几年。

  慢慢地,贾道尔吉也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介绍对象的人也有,但一开始我都拒绝了。咱这日子太苦,不想让人家跟着我受罪。”最终他还是遇到了愿意和他一起坚守在林场的妻子。对于彼时的林场工人和家属来说,没有固定的家的概念。“这片沙地栽完了,就搬家去下一片沙地继续栽。哪里有沙,哪里就是我们的家。”贾道尔吉回忆说。

  “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谁都不能伤害它们”

  上世纪90年代初,哈拉沙作业区的沙柳等固沙植物基本实现全覆盖,贾道尔吉也迎来了新的身份——护林员。“那几年沙尘小了很多,很多植物种子也可以用飞机播撒,种树的活轻了不少。”

  随着风沙的减轻,当地原生沙地柏面积也扩大了。“野生沙地柏能卖钱,那时候偷采的人不少。”刚当上护林员,贾道尔吉就迎来一个不小的难题,“被割过的沙地柏基本上都活不成了。”

  没有视频监控,没有交通工具,为了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他坚持徒步巡查。“每天走十几公里,要把作业区每一个角落的情况都看一遍。”贾道尔吉说,林场白天地表温度最高能达到60摄氏度,而且行走艰难,每走一段就得倒一倒鞋里的沙子。“苦是苦了点,但是看到自己栽下的树,就想把它们守护好。”

  白天辛苦,晚上危险。“偷采沙地柏的人一般晚上来。”为了守护林场,贾道尔吉经常晚上也坚持巡查。林场的夜,漆黑而寒冷,有时还会遇到蛇。“我就横下一条心,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钉在这沙梁上。”几十年来,贾道尔吉已记不清自己阻止了多少次偷采的行为。“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谁都不能伤害它们。”

上一篇:记者实探南京科创最前沿
下一篇:没有了

公司简介 | 服务协议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Www.huabeixw.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