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北热线 日期:2015-12-16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韩雪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辽宁收获了来之不易的粮食丰产年。据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15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为400.5亿斤,比上年增加了49.7亿斤,增长14.2%,第四次突破400亿斤大关。辽宁粮食总产居全国第13位,增幅度居于全国第1位。
政策好:“真金白银”举措让农民种粮有奔头儿
据悉,2015年,全国总粮食产量平均增幅为2.4%,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份分别为1.3%,3.2%和2.7%。辽宁粮食丰产丰收来之不易,这其中得益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把粮食生产纳入对各市绩效考核内容。开展对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等情况分阶段考核,推动了各级政府把粮食生产摆上重要日程。强化病虫害防治,把玉米螟绿色防控资金增加到9642万元,实现玉米螟绿色防控全覆盖。省级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择优扶持建设20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20个特色示范园。级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使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
面积增:为丰收打好“基石”
据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解读,辽宁粮食作物面积的扩大,为粮食丰收创造了基础条件。据调查,2015年由于花生价格持续低迷,花生面积继续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内部结构有所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上年的4852.7万亩增加到4946.1万亩,比上年增加93.4万亩,增长1.9%。其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田改旱田面积继续加大。2015年辽宁水稻播种面积为817.4万亩,比上年减少25.8万亩,下降3.1%,比重由上年的17.4%下降为16.5%,下降了0.9个百分点。由于花生、水稻面积减少,使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3625.2万亩,比上年增加130.1万亩,增长3.7%,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由上年的72.0%上升到73.3%,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在不考虑单产因素的前提下,由于播种面积的增长,带动粮食增产7.6亿斤。
科技强:成粮食增产“助推器”
近年,辽宁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通过优化粮食品种、把农业机械作为科技物化载体、节水滴灌作为解决易旱区重要保障,全面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15年,水稻、玉米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在易旱辽西地区大面积推广郑丹和良玉系列高产耐密品种。以朝阳市为例,全市耐密型玉米面积达到368万亩,占比近70%,种植密度每亩达到3520株左右,对增加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同时,全面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提升工程,大棚育秧成为全省水稻育秧主体,全省水稻机插率达到86%,提高了育插秧质量,保证了栽植密度。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220万亩、保护性耕作150万亩、深松整地670万亩,持续提升耕地质量。
此外,今年7月上中旬,辽宁遭遇阶段性旱灾,虽对旱田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节水滴灌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农作物生长的前期和中后期光温雨匹配情况较好,特别在9月份气温和光照条件适宜,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和籽粒重量的增加,对前期旱情影响也起到了一定的补救作用,全省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大幅度减产。辽宁水稻实测亩产达到572.2公斤,比上年增加36.7公斤,增长6.9%,产量为93.5亿斤,比上年增长3.6%。玉米实测亩产达到387.2公斤,比上年增加52.3公斤,增长15.6%,产量为280.7亿斤,比上年增长19.9%。在不考虑面积因素的前提下,粮食单产的提高,带动辽宁粮食增产42.1亿斤。
机制新:是粮食增产增收“保护伞”
粮食产量增加与土地在向种田能手、合作社等新型主体集中。一家一户的种粮农民联合起来搞合作社,小农户壮大为专业大户、继而成为家庭农场,有效保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2007年,辽宁注册成立了第一家农民合作社,8年来,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起来,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据调查显示,目前,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良种使用水平、土地产出率、生产销售能力高于普通农户的分别达到89%、85%、88.7%。大部分合作社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其中:机耕和机收分别占到56.7%和50%,全程实现机械化的占到36.7%。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壮大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组织保障。
据悉,受与国际粮价倒挂及国内库存量和产量齐增的影响,最近粮食价格普遍下行。2015年,辽宁玉米临储价格由上年的每斤1.13元,下调为1元,下降13%。据测算,由于玉米价格的下降,雇工成本提高等因素,玉米亩收益下降在20%左右。同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表示,辽宁部分种粮大户由于土地流转费用较高,出现收不抵支的局面。如何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明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是在丰收之后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