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北热线 日期:2014-12-29
最近一个时期,某一P2P平台出现千万元逾期的情况下坚持不兜底的做法,引发业界的热议,并受到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一做法是对P2P平台刚性兑付潜规则的一种挑战,它甚至将关系到P2P平台未来的走向与发展。一年的疯狂终在年底要面临“冷静期”。年关来临,P2P行业面临兑付高压。
兑付难题
验证P2P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模式有多重指标,其中之一为贷款余额。贷款余额即为平台待收金额,是截至目前平台上的借款人尚未还款的金额总和。据相关数据预测,截至2014年底行业贷款余额将达到千亿大关。这一千亿大关的背后意味着平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兑付高压。年底,行业整体还款压力较大,加之年关借款催收较为艰难,投资人需警惕平台的流动性风险。
打破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是平台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打破P2P“刚性兑付”是一个长期实现的过程。就国内大环境来说,P2P平台不兜底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或者说现在的信用环境和老百姓的意识中,不兜底是很难被接受的。另外,由于没有点对点,很多借贷双方无法界定违约损失多少,造成还是被迫刚性兑付。
实际上,就目前P2P平台发展的现状来说,P2P平台坚持刚性兑付的兜底做法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毕竟目前P2P行业的发展在市场上还很不规范,也很不成熟,一方面是融资者(借款人)的信息并不透明,更没有对应的监管机构与监管举措;另一方面平台本身的运作也不是很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坚持刚性兑付的话,恐怕很难有人愿意把资金拿出来借给借款人。如此一来,P2P平台就做不下去了。在这个问题上,P2P平台是无法与银行平台及券商平台相提并论的。比如,投资者在券商平台购买的股票,其相关上市公司是受到严格监管的,甚至不排除赔偿投资者损失的可能。
但实行刚性兑付同样又危及到P2P平台的发展。在P2P平台所开展的业务中,出现逾期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包括出现坏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都由P2P平台兜底的话,这相当于将P2P业务的所有风险都推到平台方的身上来了,这对于P2P平台来说明显是利益与责任的不对等,如果坏账的金额很大的话,不排除P2P平台会因此倒闭的可能。P2P平台屡屡发生老板跑路事件,在一定程度也是与这种刚性兑付存在一定联系的。而且P2P平台兜底虽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却不利于投资者走向成熟,不利于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由此可见,目前P2P平台所实行的兜底做法,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不过,从P2P平台的长远发展来说,打破刚性兑付,不实行逾期兜底,这应该是一个大方向。只不过从目前来说,打破刚性兑付之路还很漫长。这需要P2P平台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才有可能实施。
此外,在P2P行业建立起投资者保护机制,如通过法律手段帮助投资者追回投资损失,或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在投资者蒙受损失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者一定的补偿。这一点对于打破P2P平台的刚性兑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那么P2P平台放弃兜底,就意味着P2P平台把投资者赶离P2P平台,P2P平台将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根基。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