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北热线 日期:2014-12-01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
在正式录制这一期节目的前一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周其仁老师的读书分享会,来的人鲜有媒体,多是企事业单位一线的政策研究者。活动的范围并不大,二十来个人围坐在交道口一条胡同底的四合院里,周老师面对我们坐在中间的位置,拿着他已完成的《城乡》上下两册,面前摆着一壶茶。
此前我并没有采访过他,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他依旧带着金丝边的眼镜,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他脸上的神色很平和,尽管未有什么表情,但眼神也透着些许笑意。——不像诸多经济学家总让人觉得严肃,亦或锐利,周其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儒雅"。
周其仁的"温和"作派事实上在坊间早已是共识。他偏好严谨,不故作惊人之语。甚至有媒体曾评论称,在当代经济学家中,他被认为“挨骂最少”。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问题都是习惯性接受,而不去问为什么。比如说,我们说了那么多年是农业大国,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抛出了一个值得质疑的逻辑惯性——很多的问题事实上并非自然现象,但是太多人都没有关注并视之为问题。他以此切入,开始分享他对于城乡问题的思考,洋洋洒洒的一说就是三个小时,等他停下喝口茶稍作休息的时候,整个四合院已经沐浴在了深深的暮色中,灯已经点起。
到了真正专访的时候,热场之后我们便聊起他的"非自然"逻辑。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这种逻辑如何养成。他说,我喜欢探察,把事情来龙去脉、道路变化搞清楚。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周其仁有一个自己的网站,里面收藏了他的作品。周其仁希望它是一个以文会友的平台。他给这个平台起了个名字,叫"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我们任务不是发明一个什么东西,我们任务是发现一些东西,这个东西本来就在现象里头,逻辑就藏在这里头。"一个"藏"字恰到好处的反映了他的一点个性,周其仁把基于现象积累得到的经验主义视为自己个人的治学价值观。
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于学者,倘若从真正决定学术内容风格姿态的因素来看,逻辑胜过研究。
在主页里,周其仁将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生平表述的极其简单,总结起来就三个阶段:早年下乡狩猎七年半;青年从农村考入人大,毕业后进入社科院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成年又留学美国,回国后开始任教并继续学术研究。
周其仁在采访中说,他青年时期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或许奠定和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准则。"杜润生先生不让研究人员走行政官员的路子,让我们多看实际情况。我生在上海,算是一个城市人,后来下乡当了农民,但城不乡、乡不城。很多东西真实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是这样的,为什么农村这样,好多问题解不开。"
周其仁说,直到无数次的调研,到改革过程当中去换一个角度看,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农村,特别是把农村跟整个国民经济联系起来,才知道农村穷实际是工业化一个代价,当年就是靠农民穷支持了工业化,但是这个穷的过程当中带来一些体制的因素,会妨碍长远发展。
"对于,过去讲横看成岭侧成峰,任何现象都有好多面,熟悉这一面并不了解那一面,十年工作就提供一个参透,就是从低层上层,这个层面那个层面,打通起来看,我们这代人理解正是一个基本的课程学。"
事实上,回首过去梳理整个改革和发展进程,很多路径和抉择,若投射反观到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人生历程亦如此。的命运总是牵动着个体。
采访的最后,提至当下的改革,周其仁的表述尖锐有力。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认命这个力量日趋强大。"改革,总的方向要明确,就是要让我们国民当中靠自己努力的成分增加,各种各样命定东西减少,否则这个很难有希望。"
他的个人网页上放了一张早年在农村调研时与云南的农民盘腿席地而坐高举酒杯照片,下面的注释写着一行小字"当年曾经能喝酒",想来有点意兴阑珊的味道。尽管现如今,周其仁已经代酒杯为茶壶,但他崇尚的"真实"似乎藏在温和儒雅的背后,还是那么锐气。(杨倩 发自北京) 来源:腾讯财经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