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战争视野下的认知域作战
●领域多维 边界多变 力量多元 目的多重 手段多样
混合战争视野下的认知域作战
■吴佳熹
编者按
透过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人们发现,混合战争某种程度上可视作是对传统物理域作战的拓展,而认知域作战则可视为是对既往信息域作战的再延伸。换句话说,混合战争与认知域作战均脱胎于昨天的传统战争,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各有侧重不同。如何把握混合战争视野下认知域作战的新特点新规律,是当下推进认知域作战研究走深走实的一个新视角。
认知域作战空间领域混合多维
从表面上看,当下的认知域作战主要作用于人的知觉、感觉、情感、情绪、思维、判断、精神、信念等领域,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认知域作战却往往是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舆论等综合手段在多维空间领域展开的全域攻防。如果说物理域作战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域作战是赢得战争制胜优势的手段和支撑,那么认知域作战才是最终决定战争胜负、迫使敌方屈服、达成战争目的的关键要害。
随着作战主体的日渐多元、作战手段的日益多样和作战进程的日趋激烈,作战一方仅仅通过在某一个空间领域取得优势就想迫使敌方屈服、达成战争目的已是愈加困难。因此,认知域作战必然是通过综合运用混合战争的多种手段、在多个空间领域取得优势,才能最终夺取认知域作战主动权。
认知域作战平战边界混合多变
与传统作战平台相比,认知域作战的主要武器不再是物理域作战中的飞机、舰艇、坦克、大炮、机枪等平台,而是计算机、手机、广播和电视、网络、媒体等媒介发布的种类繁多的信息。
现代社会,由于信息传播无时无刻不在、无处无地不达,因此,认知域作战就没有平时战时之分、没有前方后方之别。往往平时就是战时、战时依托平时,前方也是后方、后方堪比前方,呈现出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展开的“无时不战、不宣而战”的特征。就像美军作战纲要指出的那样:“认知空间的军事冲突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发生,并持续数代”。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西方国家对他国策动的所谓“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等,实施的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等,这些在本质上都可视作认知域作战在“和平”时期的具体表现。
认知域作战主体力量混合多元
传统意义上来说,战争的主体力量是作战双方的指挥员、参战官兵和各类保障人员。在混合战争视野下,由于认知域作战的空间领域得到极大拓展,因此,认知域作战的主体力量也相应变得愈加混合多元。
实施认知域作战行动,不再只是军队和军人的专利,政府组织、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研究机构、学校社团和民间团队等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社会名流、记者、商人、律师、演员、学者、医生、教师和网红等各行各业人员,只要可以通过信息与外界进行交流,都可能成为认知域作战的参战力量甚至是主体力量。他们不用扛枪上战场、不用扣动扳机,同样可以参与认知域领域的斗争。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一张冲击力强的图片、一句煽动性的话语、一首撼动人心的歌曲,都可能变成舆论斗争的利器,对敌我双方的认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混合战争视野下认知域作战主体力量的能力素质也需要得到相应拓展,认知域作战需要大批经过专业训练的,具备军事学、传播学、心理学、法学、新闻学和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能力的人员方能胜任完成。
认知域作战作战目的混合多重
传统物理域作战的目的往往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实践证明,物理域作战虽然可以达成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摧毁对方武器装备、攻城略地夺取地盘等军事目的,但却不一定能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特别是面对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民众凝聚、国家认同等新情况新问题,有时单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很难解决全部问题。
混合战争视野下的认知域作战是从战争主体的精神层面出发,直接作用于人的意志、信念、思维、心理等,通过保持己方认知优势、攻击敌方认知劣势,达到诸如攻心夺志、价值塑造、认知影响、精神控制等预期目的。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对敌方参战官兵的认知攻击,达到摧毁敌方参战官兵作战意志的目的;可以通过对敌方领导集团的认知控制,达到影响敌方领导集团决策判断的目的;可以通过对敌方民众的认知塑造,达到干扰敌方民众对国家和政府价值认同的目的,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少战而全胜”的政治目的。
认知域作战方法手段混合多样
混合战争视野下的认知域作战,空间领域的多维性和参战力量的多元性,催生着认知域作战战法的创新改进、丰富发展。
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外军一些认知域作战方法手段也呈现出混合多样的新趋势。
一是认知威慑式作战。通过展示绝对军事实力、瘫痪金融体系、进行经济封锁、实施贸易制裁等手段,给敌方以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慑,从而达到使敌人胆怯、屈服和退缩的作战目的。再比如,向敌方播放己方先进武器装备精确摧毁敌重要目标的视频,使其产生心理阴影,从而主动放弃抵抗等。
二是认知塑造式作战。通过对敌方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精神状态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诱导鼓动,逐渐使其摈弃或形成某种新的特定观念,引发价值困惑,动摇其作战意志,从而影响其对战争的态度等。
三是认知欺骗式作战。通过舆论宣传、网络攻击、思维诱导等手段,向敌方传递虚假信息,从而影响其决策判断。比如,用虚拟现实和智能声像合成技术,模拟其指挥员下达指令,使敌真假难辨,从而造成敌方指挥上的错乱、行动上的紊乱,导致作战行动失败等。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下一篇:没有了